从黄浦的城市草坪,到临港的滴水湖剧院,从新天地的石库门到焕新归来的胜利电影院,从孕育艺术梦想的菁菁校园到与名家同台的艺术殿堂……第23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将惠民触角深入城市肌理。近40天里,“艺术天空”25个国家及地区68台剧(节)目,线场艺术教育活动覆盖全市近百所高校与中小学校,惠及6万人次。
艺术节链接全球艺场,也为海内外青少年以艺术沟通心灵、增进友谊搭建起桥梁。艺术节联合市教委举办的海内外青少年优秀剧(节)目展演,吸引全市67家学校及团体参与演出。在虹桥艺术中心举行的“Arts for the future”国际青少年艺术展演,吸引近400位各国青少年的参与,其中新加坡南洋女子中学还专程派出合唱团来上海参演。
俄罗斯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艺术家把课堂直接搬上舞台。通过艺术节选送的40位有着一定芭蕾基础的小学生,作为临时群舞演员加入《舞姬》。绝大多数人首次登上舞台,她们的幸运让带队老师项阳也羡慕不已:“在我们学跳舞的年代,这样的机会想都不敢想!”
艺术节期间,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青少年艺术团推出首部原创自制的实验儿童剧《长江二号》,吸引全国各地青少年艺术教育机构现场取经。几个月前,艺术团23位小朋友远赴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将这部融历史讲述和考古纪实于一体的舞台作品带到世界观众面前。晋元高级中学附属学校西校五年级学生沈宛棠走下舞台,依然埋头在厚厚的历史书本中,她决定以“长江口二号”古船的考古故事为作文题材去参加市里的写作比赛。
友谊的花朵不只绽放在孩子们的手拉手之间,跨越山海来相会的各国艺术家们用旋律、歌声和舞姿传递情谊和祝福。
1980年,上海与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结为友好城市。本届艺术节期间,贝尔格莱德的青年学术合唱团三度亮相“艺术天空”舞台,与复旦学子和市民观众共叙情长。10月20日下午,赢博体育刚刚步入复旦校园的合唱团成员,就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热情,等候多时的复旦大学学生合唱团不仅做起他们的校园向导,还以歌会友,现场对歌。塞尔维亚留学生菲利蒲就读于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从本科到博士,他在复旦度过9年时光。赢博体育“我是一名塞尔维亚人,也是一名复旦人,我希望我的老乡能像我一样喜欢上海,喜欢中国。”
回忆当天场景,指挥德拉加娜·约万诺维奇依然有些激动:“上一次我们合唱团来中国还是40年前,那时我还是个学生,结识了很多中国朋友,至今保持着联系。我很开心,这一次我们的年轻人在这里也找到了新朋友,他们交换了联系方式。我相信中塞友谊会伴随着我们的歌声一代代传下去。”
今年“艺术天空”在“新场景”开拓、“新内容”策划、“新体验”提升上不断作为,不仅推出摩登地标、公园绿地、潮流商圈、城市水岸、美育空间五大特色单元,还不断扩展惠民场景与辐射范围,将23台24场涵盖音乐、舞蹈、戏剧等形式的国内外演艺项目配送至五个新城。
策划与“艺术天空”合作的新天地艺游季,瑞安新天地行政总裁张斌一眼选中沉浸式歌剧《费加罗的婚礼》,“《费加罗的婚礼》让海派文化与西方歌剧在石库门产生碰撞,观众获得一种很有趣的体验。”当天演出现场的火爆超出张斌预想,新天地南里被游客团团包围,连二楼也探出一个个脑袋。同样被“挤爆”的还有路人朋友圈,让现场观众直呼,“九宫格真的不够用。”
在衡复风貌保护区、胜利电影院等网红地标,中外艺术家共同制造一个个融合装置、视觉、数字、音乐等新潮元素的跨界现场,城中潮人蜂拥而至,刷屏社交媒体端。
在文商旅深度融合背景下,“艺术天空”捕捉市民社交生活新场域,把艺术惠民的“最后一公里”延伸到新天地、今潮8弄、嘉亭荟、苏河湾万象天地等城市地标、热力商圈等人流集中的公共区域;在临港地区启动艺术“微旅行”计划,以“文化+”赋能“微度假”,吸引更多海内外游客相聚上海……一系列创新之举凸显了艺术节“聚人气、引流量、促消费”的引擎功能,让更多人能在城市转角与艺术邂逅,让“早班晚艺”成为年轻人时尚生活的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