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注重仪式教育在铸牢中华民赢博体育平台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的作用

2024-12-11 20:42:39
来源: 网络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与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在当今全球化与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面对外部文化的冲击,如何在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创新教育模式,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课题。

  习曾强调:“要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学校教育中,仪式活动可以通过营造集体氛围、传递象征意义以及规范化的程序,逐步将国家认同、社会责任与集体价值等内化于学生心中,不仅能维护校园秩序、深化学生身份认知,更能塑造学生品德、启迪智慧和培育爱国情怀。为进一步推动仪式教育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作用,还需完善仪式教育机制,使其着眼细微,落于实处。

  一是坚持全员育人,构建多元共融的仪式教育生态。首先,学校作为教育主阵地,应通过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主题班队会等多样化活动,将爱国主义教育具象化、可感化、实践化,以强化学生的国家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其次,家庭是文化认同教育的重要场域,家长可以给孩子讲述传统节日的由来、忠孝礼仪的故事,在日常生活中营造仪式感。同时,学校和家庭联合举办以“感恩父母、回报社会”为主题的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最后,社会力量的深度参与也不可忽视,可以通过拓展社区、企业、文化团体等社会主体的积极作用,举办各民族大团结等活动,进一步延伸仪式活动的教育资源和实践场域,形成一个涵盖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多元共融的仪式教育生态体系。

  二是加强全过程育人,构建连续递进的仪式教育序列。仪式教育需要贯穿于学生成长的全过程,通过设计分阶段、递进式的仪式活动,在学生不同成长阶段实施合适的教育内容与形式,形成层次分明的教育体系。在幼儿园阶段,可以通过富有仪式感的启蒙活动,如“我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小小一员”等活动,为学生初步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基础。小学阶段,可依托自主性和体验性活动,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与文化体验中领略成长的乐趣和团队合作的温度。进入中学阶段,随着学生理解力的逐步提升,学校可设计更具教育意义的仪式活动,深化其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大学阶段,通过组织学生赴各地开展社会实践、参与志愿服务、献爱心活动及校际文化交流等活动,使其在真实的社会情境中领悟家国情怀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远意义。

  三是巩固全方位育人,构建立体多元的仪式教育环境。全方位育人需要从教育场景的多元化与内容的立体化着手,将仪式活动嵌入不同场域,确保仪式教育达到全覆盖、深渗透、全过程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富有仪式感的方式将党史与思政有机结合起来,例如以情景体验、赢博体育app现场模拟等方式唤醒学生对伟大祖国成就来之不易的体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校可开展大型集体性仪式活动,让学生在群体情绪感染和文化浸润中树立正确的“五观”,也可通过打造校园文化景观、举办主题比赛等方式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还可以通过组织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并借助短视频、直播和网络互动分享等途径开展仪式教育,培养学生的“五个认同”,进一步增强他们建设祖国的使命感、责任感、荣誉感和自豪感。

  (作者系内蒙古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内蒙古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首席专家,2024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020-888-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