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民族“第二个百年”奋斗征程中,需要以“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作为民族认同的情感核心,将其转化为人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归属感、荣誉感、使命感。从面对面的人际交往,到构成现代社会的规模的组织体系,情感要素都是推动社会现实的关键力量。
仪式能够承载深层文化与深厚感情。春节、奥运会、文博会、国庆盛典等大型仪式活动往往能够挖掘与承载深层次文化,深化情感认同。仪式的功能在于提供共同体验的瞬间,激发、增强或重塑个体成员的集体意识和认同,促进其在信仰、情感和意愿上的高度一致。仪式具有情感互动的天然优势。尤其是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使仪式的自发性、公开性和公共性都有逐渐增强的趋势,借助仪式提升情感要素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中的积极作用,能够活化情境感知路径、丰富情感增值载体、赋能情感互动层次,最终有形有感有效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情境是一定时空场域下,影响主体情感体验与意义认知的一切信息之和,是发觉他人情感频谱并生成情感反应的重要场域。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而言,利用仪式进行情感引导具备现实可操作性。在实践中,仪式配以恰当的情境,有助于提升情感的感知和唤起能力。可以创设历史记忆的仪式情景和多元文化感知的仪式情景,活化公众对“四个共同”的情感感知路径,将消极的情景感知转化为积极的情景感知。
其一,创设历史记忆的仪式情境。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众多民族在我们这个统一国家的历史演化中形成的民族实体,“四个与共”共同体理念无法忽视、脱离中华民族自在、自觉、自为的历史发展进程。创设历史记忆的仪式情境,强调以历史记忆来活化情境感知路径,有利于公众从历史浸润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通过重演过去,包括重新体验和模拟当时的情境,理解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去哪里的问题,才能基于共同的历史记忆形成“四个与共”共同体理念。
其二,创设多元文化感知的仪式情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于多元的优秀中华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中华文化记忆的传承。正是社会文化的框架赋予了生物性、心理性的“情感”以意义和重要性,即情感受文化规范、价值、信念和词汇的影响和限制。利用仪式对中华民族共同的理念进行情感唤起与情感构建,需要扎根多元文化,创设聚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多元文化情境感知,使公众在仪式空间中反复获得积极的情感反馈。例如通过参观民族文化博物馆、中华文明遗迹等教育实践活动,或者将对中华民族先祖的祭祀和追忆等文化记忆融入仪式中,创设多元文化感知的仪式情境,挖掘仪式情境背后的意义象征和集体情感潜能,活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境感知路径。
仪式是一种产生情感能量的社会日常互动过程。但仪式的情感能量往往有两种变化趋势:一种通过增强、转化或减少某些情感要素,从而实现情感增值;另一种是情感消退:一旦仪式情境缺乏高度的情感、动机和符号容量,就容易被当作空洞的形式受到。唯有情感增值,才能勾连起仪式中主体和客体的情感互动,延长情感能量的持续性。研究发现,仪式就是各种符号的集合,民族的情感记忆需要附于群体共享的象征符号之上,才能具像化。因此仪式的情感增值离不开仪式符号,需要凝练足够典型且恰当的仪式符号,才能整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空间中的情感链接通道。
一方面,提炼节日仪式符号,实现日常情感增值。人们对“过节”往往有着较高的参与热情,通过凸显节日仪式中的符号,赢博体育注册提炼具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仪式符号,对于拓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情感广度有积极作用。传统节日中的仪式符号既是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沉淀,也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精神依托和情感交往的媒介,可以整合丰富多彩的节日仪式符号,将“四个与共”从规范的正式场合延伸到日常生活领域、从知识传授范畴延伸到文化普及范畴,通过各种节日仪式符号,实现日常情感增值。
另一方面,提炼政治仪式符号,实现政治情感增值。相对于其他感情,政治感情往往需要一定深度才能构成国家政治共同体的认同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背景是“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奋斗而团结奋斗”这一政治目标,在实践场域中,提炼能够凸显现代国家价值以及国家政治共同体认同的政治符号,能够深化仪式参与者的政治情感,通过政治符号的仪式,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情感基础。
要让互联网成为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实践具有一些新特点:一方面,丰富生动的图像和视频在构建公共情感上的动员能力越来越大,更易在群体内部团结,实现对人们的情感动员;另一方面,公众对数字媒介的熟练使用,更容易造成公共空间和私人边界的模糊,具有特色的个人话语和情感极易进入公共空间,成为有力的情感凝聚方式,更容易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受到民族分裂主义和意识形态敌对力量的破坏性渗透。网络空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不可忽视的场域,应积极创新意识形态,保障网络仪式空间中的情感互动顺利实现。
其一,借助5G、VR技术,以“云仪式”跨越物理空间的限制,创新“云”空间中的“身体共在”形式。远程的交流是能够提供仪式的参与感,尤其是在有声音和图像参与的情况下,只要神经系统能够直接远程产生连带作用,其效果与亲身在场将会一样的。甚至“虚拟共在”能以智能化的“在场”,创造出更加宽阔的仪式空间,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仪式能够完成“身体共在”的情感刺激和情感唤醒,使“四个与共”在虚拟仪式程序中得到描述和强化。事实上,日益先进和发达的新型媒介,正在构建出不同于传统互动仪式的情感凝聚方式。如利用虚拟环境头盔、电磁共振成像、多光谱传感器、合成全息术等打造出的元宇宙世界中,其情感凝聚方式就与传统互动仪式形成了鲜明对比,让公众在网络空间的情感表达比现实空间更为充沛和专注。
其二,灵活借用新型仪式互动平台,实现主客体在仪式空间的“虚拟共在”。仪式传播是一种心性上的体验与共鸣,不同于传统信息传播强调理性和逻辑思维,新型仪式互动平台的特性恰恰契合仪式传播的这一特性。
仪式情景、仪式符号和仪式形态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情感凝聚中起到积极的作用,既能对传统文本教育进行有益补充,也契合人的认知机制,起到激发情感、强化团结、统一行动、创造价值等良好效果。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实践中,通过“情感唤起-情感凝聚-情感升华”不断强调知识和价值观传递,帮助教育对象理解仪式符号、分享仪式意义、凝聚情感能量,加深公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认同。(李春燕)
(作者系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文为2022年度湖北省高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高校思政课中国家形象教育的教学逻辑及衔接机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