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仪式传播是全媒体时代提高传播质效的重要方式。本文结合近年来空军招飞宣传实践提出,注重符号构建、突出共情共鸣、精准对接受众,通过有针对性、有策略的传播提高宣传动员质效。
“你为什么想成为空军飞行员?”“因为蓝天有无限可能。”2023年11月6日,人民空军成立74周年前夕,首部空军招飞系列纪录片《想飞的少年》在央视国防军事频道播出,引发热议。网友称,“满满的仪式感,让我们更向往蓝天,更想成为一名人民空军飞行员”。空军飞行员是特殊人才和宝贵资源,招录要求高、标准严、难度大,宣传动员工作重要性凸显。近年来,空军相关部门在招收飞行学员(以下简称“招飞”)中,注重仪式传播,形成长尾效果。2024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实现出飞,近半数学员高考成绩位列各省前10%。
仪式传播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和主题下,通过有意义的仪式活动向参与者传递信息、价值观和文化意义的过程。我军历来重视仪式传播,如在革命战争年代,重大战役前举行誓师大会仪式鼓舞士气。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多元化、多样化等传播生态的变化,赢博体育平台更凸显了仪式传播的不可替代性。本文结合近年来空军招飞宣传实践提出,注重符号构建、突出共情共鸣、精准对接受众,通过有针对性、有策略的传播提高宣传动员质效。
用好标志性符号。运-20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大型多用途运输机,它的列装标志着空军战略投送能力的显著提升,运-20因此成为空军战略性、标志性、引领性装备和引以为豪的符号。近年来,空军使用运-20集中运送新录取飞行学员入校报到,这一实物符号不仅有效吸引了受众关注,更展示出大国空军形象、浓厚了仪式气氛,帮助新学员在兵之初即快速完成自我身份认定和职责明确。
用好联想性符号。在近年来的珠海航展上,人民空军展区专设招飞体验区,受众可在此体验招飞的部分科目,了解招飞流程并赢得打卡纪念章、招飞选拔纪念章等招飞文创。“科技+线上线下+文化”的沉浸式传播,让各类航展等受到军迷的热捧,也让招飞宣传由阶段性变成全年常态化,增强了受众对人民空军发展壮大的信心与期待。
故事化呈现。故事化呈现是实现共情传播的有效途径。空军在招飞及航空开放活动中,向受众呈现一系列硬核故事,如空军一线部队日常训练的故事、敢打必胜的历史故事、新录取飞行学员招飞选拔成功的故事等,将人民空军的历史、现实、文化、精神等系统呈现,真人真事让人印象深刻并催生共情。由此可见,故事化呈现可以使内容更具吸引力。要将传播主题转化为生动的故事,通过起承转合的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让受众更容易沉浸其中;要从个体视角切入,通过日常的真实故事背景与受众产生连接,在相似性中让受众在思想和情感上达到共鸣;要让共情传播为故事化呈现提供方向指引,深入了解目标受众的情感需求、价值趋向等,有针对性地挖掘相关故事。
情感化表达。人民空军成立75周年之际,一部题为《为你》的宣传片刷屏朋友圈。该片以“为你 有我”为主题,讲述党领导下人民空军孕育、发展、壮大进程中的动人故事。其中,“我”视角的故事和大量诸如“我们的飞机再也不用飞两遍!”“祖国空天召唤你!空军未来属于你!”等富有感情的话语,让受众激情澎湃,升华对人民空军的情感。这启示我们,全媒体时代,面对信息洪流,受众更容易被触动内心的内容吸引,更容易被强烈的情感打动。要把握情感唤醒机制,通过多样化的情感表达技巧或包含高强度情感内容的故事,充分展现情感意涵;要创新内容叙事逻辑,利用新技术创新表达场景和呈现形式,激发受众主动传达情感,参与互动交流;要构建共情叙事,将媒介技术应用于叙事的共情表达中,凝聚社会共识。
增强互动参与。2024年8月19日,为期5天的空军暑期“招飞体验行”活动在全国多地展开,参与者可沉浸式体验招飞选拔的多个环节,包括视力、色觉、身高、体重、转椅和听力测试等招飞特色选拔项目,有效的互动强化了仪式传播效果。这启示我们,要在仪式中加入互动,浓厚现场氛围,深化对仪式主题的理解;要创建与仪式相关的话题标签,鼓励参与者在社交媒体分享,扩大传播范围;要赋予参与者特定的角色,使其深度参与仪式,并在与其他角色之间的交流和碰撞中产生独特的情感连接,从而强化整个仪式的传播效果。
细分受众定制内容。近年来,空军招飞宣传动员中,针对不同人群推出不同内容。在各类航展、军营开放日,针对军迷和普通受众,重点展示先进装备,展现军事科技实力,树立人民空军形象;在高考志愿填报会,针对家长介绍飞行员职业发展前景等;在空军招飞优质生源学校,针对学生讲解空军传统、空军“金头盔”“金飞镖”代表的先进事迹……有效增强了传播效果。这启示我们,精准化内容生产是提高仪式传播质效的重要抓手。要明确目标受众,挖掘受众需求;要关注社会热点、考虑目标受众兴趣点,针对性定制内容;要契合不同受众偏好,进行多样化呈现,确保信息快速有效抵达。
打造新型融合传播渠道。赢博体育平台第十三届珠海航展上,2米高的威龙机甲“招飞人”在空军招飞展台的自我介绍吸引了众多受众驻足;VR模拟飞行平台和集招飞宣传、医学检测为一体的招飞体检多功能专用车前更是排起长队,新颖的传播形式受到追捧。其成功实践说明,渠道精准是提高仪式传播质效的重要前提。要综合运用现代传播理念和技术,以受众需求为目标,强调传播过程交互性、追求传播效果准确性;要用好线上平台,为“网生一代”青年提供信息服务;要依托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精准地将信息内容向不同受众进行个性化推荐。
全媒参与形成传播矩阵。如前所述的空军首部招飞系列纪录片《想飞的少年》,以全景视角和全纪实形式聚焦10余名参与招飞选拔的高中生,记录了招飞选拔全流程。人民网、央视频等主流媒体联合推送,B站纪录片频道也把该片置顶推广。电视端观众规模累计超2500万人次,新媒体端第一集播放量即破100万次。由此可见,全媒参与协同发力是扩大仪式传播覆盖面的有效策略。要形成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结合的协同机制,借助不同平台优势,扩大信息传播范围;要了解不同年龄、地域、职业等不同群体的媒体使用习惯,使用适合的平台进行传播;要针对不同平台特点制作相应内容、形式的产品,以多样性吸引不同受众,进而实现信息的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