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声学所)召开汇声文化讲坛弘扬科学家精神系列之“纪念马大猷诞辰110周年专题报告会”,回顾马大猷的卓越学术贡献,大力弘扬他心怀家国、求实创新、默默奉献的科学家精神,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奋力拼搏、勇攀科技高峰。
声学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库卫群,所老领导田静,中关村中学、中科启元学校领导和师生代表150余人现场参加活动,300余人线上参会。
库卫群在致辞中说,马大猷是中国现代声学的奠基人,是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一生为科学事业不懈奋斗、为国家发展无私奉献,在声学简正波理论的创立与创新、国家重大任务的攻坚与担当、声学学科奠基与发展以及环境噪声控制的开创性研究等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他号召大家以先生为榜样,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在抢占科技制高点新征程中迈出坚实步伐。
田静在致辞中历数恩师马大猷从战火纷飞年代毅然回国到开拓众多声学研究方向的光辉足迹,从参与起草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到组织开展声学所筹建工作,再到主持声电大楼及特色声学实验室建设,以及筹备设立中国声学学会、全国声学标准化委员会,创办《声学学报》等方面对我国声学事业做出的开创性、引领性、前瞻性贡献。作为马先生后辈,他勉励大家爱国奉献、开拓创新,沿着马大猷先生开拓的方向不断前进。
活动现场举行了“纪念马大猷先生诞辰110周年”专刊发布仪式。《声学学报》编辑部主任高艳研究员介绍了专刊的组织筹备、编辑出版等相关情况,并邀请参会领导与嘉宾共同发布纪念专刊。
在此后的专题报告环节,李晓东、白国峰、郑成诗等人分别作报告,阐述了马大猷创立的微穿孔板吸声理论体系,及其在声学超材料等前沿领域的最新应用成果。报告通过大量图片资料,展示了马大猷在声学基础研究等领域的重大贡献和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
徐卫林院士团队研发新型纱线,高危环境防护、赢博体育下载监测、控温全搞定 Engineering
FDE 论文解读 数字背景下智能教室中小学数学教学中“3+5”模型的探索
FDE 论文解读 使用 SVM 进行个性化学习能力分类,以增强系统建模和仿线
FASE 亮文解读:瓦赫宁根大学Erik Limpens团队—菌根网络中的信息交流
FCSE 前沿研究:CO2电还原机制研究:基于DFT分析锰二亚胺催化剂在CO2转化与析氢反应中的可行性及选择性